有沒有這種感受:高興時,有人分享,快樂似乎加倍了;難過時,朋友拍拍肩膀這么一個小小的舉動內(nèi)心卻不經(jīng)意地得到安撫;碰到困難愁眉不展時,周圍的人一起出謨劃策瞬間被暖了,有種被關注被關心的感動在心間流竄......成長的點點滴滴告訴我們?nèi)魏稳说某砷L都離不開人際交往,人際交往不僅僅能給人的情緒帶來變化,同時也豐富人的情感世界,讓人的內(nèi)心更加飽滿。如何與同學老師友好交往,甚至產(chǎn)生濃厚的友情,就成了學生生活要面對的主要任為之一。
目標:1.理解人是需要人際交往的。 2.客觀看待人際沖突,學會合理處理人際矛盾。 本課由七年級班主任方冰老師帶給我們的《相處有道》
天冷凍腳,一起來跳跳兔子舞暖暖身.......
社會心理學認為,親和本能形成于人的嬰兒時期。新生嬰兒受饑和渴生理本能的驅使,產(chǎn)生對母親的依戀。每當母親給嬰兒喂奶時,嬰兒便建立了母親形象與溫暖、舒適、安全等美好感受的連接。嬰兒受到無數(shù)次的愛撫,就無數(shù)次的與愉快的情境聯(lián)系起來,通過這種條件反射的知覺過程,他逐步學會了依戀母親,再把這種依戀逐步泛化到其他人身上,希望有人陪伴的動機就成了某種“習慣”而被固定下來,使人的一生都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教師總結:人與人之間相處必然有摩擦,從同學們的分享的大大小小的矛盾一籮筐。矛盾出現(xiàn)時,會影響我們的情緒--郁悶、嫉妒、生氣、難過、煩躁等等甚至碰到惡意恐嚇會害怕恐懼,這些情緒會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但打擊報復這種極端的方式萬萬不可取,像故事中所表達的,別人也許會受一點傷,但受傷害最重的還是你自已。如果出現(xiàn)過激行為,后果嚴重的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得不償失。
人與人相處都是有溫度的,當矛盾出現(xiàn)時,想想相處的點點滴滴,是否會更冷靜地去處理問題呢?
有位老師提到:這個年齡段,獨生子女多,確實人際關系會存在很多問題。這堂課提醒我們班主任除了關注學生成績之外需要多花些時間去關心學生人際關系這方面的,畢竟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心情不好會影響學習和心理健康成長。
|